“以前楼道里堆着杂物,墙皮掉得到处都是,现在你看,扶手擦得锃亮,墙角的杂草都清干净了!”家住城关镇人民东路社区的王阿姨拎着菜篮子走进单元门时,忍不住对正在擦拭单元门的“睦邻物业管家”李大姐竖起大拇指。这抹生动的笑容,正是城关镇破解老旧小区物业管理难题的鲜活注脚。
针对辖区内独立楼院、老旧小区和无物业小区的“治理痛点”,城关镇打出一套“资源整合 +居民自治”的组合拳。当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动员成立业委会时,天和家园的居民王师傅第一个响应:“咱自己的家自己管!以前下水道堵了都得吵架,现在有了业委会,大家坐下来商量着办,自己的事自己办,心气儿都顺了。”如今,像这样由居民自主推选的业委会自治模式已在47个小区落地生根,从绿化带修缮到屋顶防水维修,大小事务都能看到业委会成员忙碌的场景。
更让人耳目一新的是独栋楼院的“联合共管”模式。在县府东街片区,6栋独立小楼打破“各扫门前雪”的旧习,共同选聘身体素质过硬、服务经验丰富的专业保洁人员,彻底扭转了楼院环境卫生脏乱差的局面。同时,以低偿服务机制吸纳楼栋长深度参与治理,在楼院显著位置设立公示牌,将网格员、楼栋长的姓名及联系方式一一公开,构建起“问题即报即处”的快速响应体系,真正实现“事事有人管、件件有回音”,老旧楼院的服务质量得到全方位提升。
在粮食局南北楼小区,曾经的“脏乱差”彻底变了样,孩子们在小区里追逐嬉戏,老人们坐在树荫下拉家常。“以前啊,卫生没人管,现在管家们一周三次来打扫,犄角旮旯都擦得亮堂,前些日子还专门运来花苗种上,你瞅瞅这光景,住着比以前舒心十倍!”居民们你一言我一语,道出了环境变迁带来的幸福感。
眼下,城关镇正紧锣密鼓筹备“大物业”服务。“不单单是把老小区、小物业合并,而是要打造‘15分钟服务圈’,让专业团队带着智能设备进小区。”镇相关负责人指着规划图介绍,未来业主可以通过手机就能报修、缴费,无人机巡检屋顶、智能门禁识别陌生人将成为常态。
从“没人管”的糟心事,到“大家管”的热乎气,再到“专业管”的新期盼,城关镇用治理创新书写着民生答卷。正如一位老街坊所说:“小区变美了,邻里更近了,这日子越过越有奔头!”